文/Joycie
我是一個很熱愛屬靈操練的人,堅持每天讀經禱告、每週去教會,但是說到走進社區關心鄰舍,對我來說非常陌生。有一段時間,我自己的生命好像進入一個瓶頸,猶如一潭死水,每日重複著我的靈修操練,週日再回教會坐坐,每週如此循環。
有一次在一個課堂上聽到一位老師這麼說:「我們深受這個世界的影響,以為從消費裡面可以獲得滿足,甚至忘記持久的滿足是從實踐使命而來。」
這句話對當時的我來說非常扎心,這就好像聖經裡面所記載的那位富有的年輕人以為自己做足了一切,但是耶穌對他說:「你還缺少一件,去變賣你所有的,分給窮人,就必有財寶在天上;你還要來跟從我」(馬可福音10章21節)。或許我以為自己委身於讀經、禱告、參與教會,已經很敬虔了,但這只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操練,我的心卻沒有被上帝犧牲的愛所觸動而願意做出改變。
當我意識到這一點,我非常悔恨,於是開始參與機構組織的孤兒院探訪、以及關懷社區內撿紙皮的婆婆、清潔工、露宿者。我開始看見另外一個世界的人,一個我從來不曾接觸的人。在服事過程中,我觸碰到了真實的生命,這也是我學習信仰落地的一個過程,去愛鄰舍、社會邊緣的、貧窮的人,讓我在查經以外,可以與每個生命相遇,擴張生命的境界。
對我來說,放下一袋物資在露宿者面前可能不算太難,但坐下來與他們聊天卻是一個挑戰。有一次在隧道裡面,我和一個女性露宿者聊天。當時我第一次來這個地方,感到很不自在,戴著口罩,擔心可能會被傳染疾病。然而,我發現與我聊天的那位露宿者竟然來自我的家鄉,還是同一座城市,或許這是上帝有意的安排?第一次見面,她就毫無保留地用我熟悉的語言分享了她大半生的故事,讓我了解原來露宿街頭背後可以有不同的原因。 在交流的過程中,我漸漸摘下了口罩,希望對方能看到真實的我。
她的故事非常獨特,值得被細心聆聽,這是我在平常的生活圈子中無法聽到的故事。只有當我願意降卑自己、坐下來傾聽時,才能有這樣的相遇。耶穌常常在簡陋、破舊的地方出現,因此當我去這樣的地方時,我能夠體會到耶穌的同在,祂的愛澆灌在我的內心,滋養著我。
我在陋巷遇見了上帝的愛,這份愛直到如今仍然溫暖著我,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和成長領域。真正的敬虔不是表面的宗教行為,而是一種內心的轉變而彰顯出對他人真實的關懷,放下自己,走進他人的世界。這些經驗在拓寬我的視野,豐富我的內在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