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活出饒恕的生命?

主頁 > 靠主行出真理 > 如何活出饒恕的生命?

如何活出饒恕的生命?

作為得蒙饒恕的基督徒,我們有義務在生活中活出饒恕的生命。但我們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饒恕呢?以下有3個建議:

1. 面對饒恕時,把它看成是一輩子的事

饒恕不是一次就能達成的事情,而是持續不斷的爭戰。

人與人之間難免互相傷害,但上帝告訴我們:「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,又七次回轉,說:『我懊悔了』,你總要饒恕他。」(路加福音17章4節)這節經文表明了,饒恕是無限度,而過程是無止境的。

2. 如果是你冒犯了別人,不要期待別人一定會饒恕你

許多時候,人們請求饒恕只是為了逃避錯誤所造成的傷害。當我們請求饒恕時,我們要確保自己的動機是正確的。如果犯錯者試圖以喧賓奪主的姿態,並用羞辱被害者的方式來要求對方饒恕,那便是不真誠的請求。真正的悔過是懷著一顆憂傷痛悔的心,且不認為自己必定會得到饒恕。

3. 培育一顆饒恕人的心,以應付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傷害

在這件事上,有4種特性可以幫助我們培養饒恕的精神:

a) 眼光放遠: 報復後的快感總是瞬間即逝。在馬太福音5章6節,耶穌說:「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得飽足。」有些「公義」是我們可以追求的,例如以基督的愛對待傷害我們的人。愛以及饒恕傷害我們的人聽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,但正是這種愛使人們看出我們是基督的跟隨者。上帝也必使信靠祂的人得到滿足。

b) 憂傷痛悔: 「因為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,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,以致得救;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」(哥林多後書7章10節)當我們越是體認到自己需要上帝的憐憫與饒恕時,我們就越能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。我們因自己的罪而憂愁,同時嚐到被上帝饒恕的滋味,便也會希望引導別人經歷得自由的悔改。

c) 拒絕報復:報復是人的本能反應。那些沒有饒恕之心的人總是困在痛苦、內疚、憤怒、恐懼、分離和孤寂之中。拒絕饒恕的心所造成的苦果,不只仇敵會嚐到,自己也會先受其害。因此,我們應該讓上帝來處理伸冤的事情,然後以仁慈對待我們的仇敵,讓他們有悔改的機會。

d) 勇敢地用上帝愛我們的方式去愛別人: 這是認識上帝的人其中一個特徵。我們會熱切盼望對方也能領受來自上帝的饒恕。耶穌教導我們,罪得赦免多的,愛就多(路加福音7章40-48節)。所以,我們的行動應該要彰顯上帝盡力與人和好的心意。雖然這並不容易,但卻是我們的使命。

主頁 > 靠主行出真理 > 如何活出饒恕的生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