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與饒恕

主頁 > 牧者分享 > 耶穌與饒恕

耶穌與饒恕

「父啊!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
(路加福音23章34節)

閱讀經文:路加福音23章33-43節

主耶穌教導饒恕

主耶穌教導門徒「主禱文」之後,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向上帝禱告時也當存饒恕人的心態。祂不厭其煩地教導門徒:「你們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;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。」(馬太福音6章14-15節)是的,一個人若不能從心裡願意饒恕他人的過犯,他就根本無法體會上帝願饒恕人的心,他也就失去求上帝饒恕的資格。就如主耶穌所說的天國的比喻中,那個無憐恤之心的奴僕,也將獲得無憐恤的審判(馬太福音18章23-35節)。

主耶穌饒恕仇敵

主耶穌受猶太人誣陷,被羅馬人定罪,身受鞭打、頭被刺傷、手足被釘,赤身掛在木架上,滿身流血身受劇痛之際,祂開口的第一句話卻是「饒恕之言」:「父啊!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(路加福音23章34節)這一句話徹底改變了在祂身旁同釘十架的一個強盜。那本來與其他人一樣譏誚辱罵耶穌的強盜,聽見耶穌竟然開口為殺害祂的人求上帝饒恕,令他霎時完全改變對耶穌的認知,並相信耶穌就是那將要來的王。因此他轉而責備那仍在譏誚耶穌的同伴,同時求告耶穌說:「耶穌啊!祢得國降臨的時候,求祢記念我!」他也因此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刻獲得上帝的饒恕與赦免,當天就能與耶穌同在樂園裡了(路加福音23章40-43節)!

主耶穌不追究過犯

主耶穌復活之後並沒有對害祂之人進行「復仇」行動。祂甚至未向任何「仇敵」顯現,而只「顯現給上帝預先所揀選為祂作見證的人看」(使徒行傳10章41節)。主耶穌沒有任何仇恨人之心,反倒願意罪人都認罪悔改,獲得上帝的赦免與饒恕,因為「上帝願萬人得救」(提摩太前書2章4節)而「不願有一人沉淪」(彼得後書3章9節)。

祂饒恕仇敵也饒恕祂的門徒。復活的耶穌不追究祂的門徒彼得曾經在眾人面前三次不認祂的罪。祂三次的問彼得「你愛我嗎?」,當彼得都回答說「主啊,我愛祢」,耶穌便將餵養群羊的重任託付予他,讓彼得繼續服事祂直到離世(約翰福音21章15-18節)。

能原諒人是一種品德、不追究人的過犯是一種勇氣,惟有願意從心裡完全饒恕人才是有基督生命的見證。因為在基督裡我們才曉得,上帝對一個願意悔改的罪人的完全饒恕。

反思與禱告



要饒恕傷害過你的的人,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?
主耶穌擔當了我們悖逆的重擔,並且不追究我們的罪,我們可以如何效仿祂的榜樣?
主耶穌,感謝祢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的罪。
求祢幫助我能夠效仿祢的榜樣,活出饒恕的生命。
作者: 楊鐘祿牧師

1981年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,1982至2018年間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巴生基督教華人衛理公會牧會,現任馬來西亞基督徒寫作團契及文橋傳播中心理事會主席。楊牧師的著作有《聖誕的主角耶穌》、《不願一人沉淪》、《你問我答》、《網上信仰答客問》、《基督徒信些什麼》、《基督徒生命地圖》、《神的高架公路》、《更美之信》、《猶太人與今日教會》、《啟示錄解惑》等。

主頁 > 牧者分享 > 耶穌與饒恕